他们这样传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

2021-08-18 10:03  

“在我心里,我父亲袁隆平是一位和蔼可亲、朴实无华的好父亲,也是一位有‘舍小家为大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国之情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8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后的第一个生日。这天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行隆重的“袁隆平精神报告会”,深切缅怀这位常年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伟大科学家。会上,袁隆平的小儿子袁定阳研究员,饱含深情地分享了父亲留给他、留给大家的精神寄托。

  奠基:他铸造了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前生”

袁隆平毕生的精力,铸造了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发展的“前生”。

袁定阳回忆,父亲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农校。在那里,袁隆平立志“科技报国,以杂交水稻研究为终身事业”。此后,着眼于粮食增产实际需要,袁隆平开始杂交水稻研究,发表了跨越半个世纪依然是经典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为我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研究点明了方向。

“父亲始终将国家需求与杂交水稻发展的实际结合,他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无休探索,把杂交稻取得的重大新进展应用于实施‘高产攻关工程’、‘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三一工程’等,让超级杂交稻的超高产潜力,变成了实际生产中的大面积超高产能力。”袁定阳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稳居国际领先水平,历经了三次理论创新飞跃,实现了四轮高产重大突破。杂交水稻在国内外累计推广面积90亿亩,增产粮食8000多亿公斤。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至美国,至今已累计获专利使用费1亿元。

一边是稻谷济世,一边是赤心为民。

袁隆平一生,极为关心“三农”问题和农民疾苦,时刻牵挂农民利益,多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逢年过节我们家都很热闹。全国各地的很多农民朋友会主动来看望父亲。”袁定阳顿了顿,谈及父亲的弥留之际,“哪怕生命弥留之际,他依然牵挂第三代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的试验示范情况。现在,他的牵挂也是我们持续努力的目标。”

以湖南省农科院为例,现已自主建立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体系,成果应用实现了双季稻大面积示范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并创下了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周年产量的历史新高。耐盐碱水稻种植技术国际领先,在含盐量3‰—6‰的海滨示范最高产量达533.95公斤。耐盐碱水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今年3月正式启动建设。在湖南,还新建了耐盐碱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21个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

  传承:后来者续写杂交水稻事业的“今生”

“袁隆平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留给了我们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杂交水稻创新理念和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留给了我们袁隆平精神,我们要好好传承下去。”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说。在湖南,有一个不太好的“过去”——“镉大米”。

对于这一问题,湖南农业科技工作者前仆后继地着力攻克和解决。目前,农业农村部批示湖南省农科院组织开展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自主区域试验。今年,湖南共计在湘阴、醴陵、衡阳等地试验示范共计220亩,降镉效果显著,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镉含量远低于对照品种和国家安全标准。

“镉低积累水稻研究实现了3个率先:率先研创出不含外源基因的‘基因编辑低镉水稻’;率先建立理化诱变定向改良技术,并培育出镉低积累杂交稻及高档优质常规稻;率先发现了镉吸收主效基因天然缺失型杂交稻基因种质。目前,我们还培育出了稳定镉低积累的西子系列、莲两优1号、莲两优100及高档优质稻也香100等。我们的技术及品种应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柏连阳说。

“我们研发的一种香型超级杂交稻新品种,超高产的同时,还高抗稻瘟病、高抗倒伏。米质可达一级优质稻品质。超级杂交稻不仅可以高产,它还能优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说。相对常规稻育种而言,杂交水稻的育种难度高很多。不仅要求其父本、母本都要优质,同时还要求品种的父母本“配合力”好、好制种等。因此,杂交稻优质化过程相比常规稻品种的优质化过程,时间上更长。

“但杂交稻的优质化,在技术上实现没有问题。要保障人民吃饱的同时吃好,我们会继续坚持超高产的前提下,追求超级稻品种的优质化发展。这也是我的导师袁隆平先生一直坚持的原则和理想。事实上,超高产和优质并不矛盾,只是同时‘兼容’两者,攻关难度更大。但我们有信心。”邓启云肯定地说。(记者 俞慧友 通 讯 员 刘维帅)

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