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车如何叫好又叫座

2021-09-16 09:55  

全球减碳行动之下,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汽车产业正形成动力技术多元化、多技术路线共存的发展格局。

继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之后,甲醇汽车的关注度也在升温。在近日举行的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保证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绿色甲醇大有作为,并呼吁国家加大甲醇汽车推广力度,引发业界热议。

生产技术已趋成熟

所谓甲醇汽车,就是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推广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应用,不仅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汽车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组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说。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已经上升到7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突破4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攀升,能源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同时,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0》,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发挥电动汽车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及储存的巨大潜力,已经是国家战略层面必然选择。

然而,不管是从满足用户需求、复杂使用场景角度来看,还是从实现2030年碳达峰战略的时间表来看,仅靠纯电动一种技术路线都很难实现。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测算,2030年实现道路交通碳达峰,意味着我国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低于30%、总保有量超过8000万辆,但对比我国已达3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来说,降碳作用相对有限。

目前,新能源汽车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不太均衡,各有各的问题。比如纯电动车还存在续航里程、充电的问题,插电式混合动力存在节油率、部分地方推广受限的问题;氢燃料电池还存在技术不成熟、成本价格太高等难题。因此,引入基于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氨、醇等碳中和燃料,推广甲醇汽车可以减轻石油进口压力,对我国走能源多元化发展路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甲醇是世界公认的清洁燃料,是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魏安力表示,当前绿色甲醇生产技术已日趋成熟,以保持我国装备制造体系完整健全和优势地位为基点,在钢铁、冶金、建材和煤化工领域加快推进捕捉二氧化碳,与消纳可再生能源制备氢气合成甲醇项目的试点、示范直至全面推广,在能源结构变革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不仅甲醇资源丰富,而且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具备大规模生产供应能力。”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表示,甲醇和汽油、柴油一样,常温常压下是液体,运输和加注方便,其作为新兴能源能够替代传统石油基燃料,不仅有利于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因地制宜推广甲醇汽车还可以助力山西、陕西等能源大省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

推广应用尚须加速

正是看到了推广甲醇汽车的多重意义,国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开启了甲醇汽车的试点。从2013年起,工信部牵头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共10个城市,组织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试点中共有1024辆车参加,包括乘用车、厢式车和重型卡车,总行驶里程达1.84亿公里,采集了涉及甲醇汽车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安全性、适应性等5亿多条技术数据。在技术数据支撑下的评估总结报告充分证明,甲醇作为燃料可以安全地应用在机动车辆上。

201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的应用;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公务、出租、短途客运等领域使用甲醇汽车,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市政车辆、专线物流运输等领域使用甲醇商用车。

目前,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车已正式被纳入新修订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考核范围。生态环境部也打开了甲醇汽车公告申报端口,把甲醇汽车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范畴。这不仅体现出政策在引导车用燃料和节能方式多元化的取向,也标志着甲醇汽车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吉利控股集团从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出发,深耕甲醇燃料汽车16年,形成核心技术专利近200件,开发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在内近20款甲醇燃料车型。”李书福告诉记者,在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项目中,投入甲醇汽车占试点总数近90%。截至目前,吉利甲醇乘用车已规模化运行2.7万辆,总运行里程达到8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120万公里。

贵州省则建立了完善的甲醇汽车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和甲醇燃料输配送供应保障体系,出台了包括出租车在内的一系列鼓励措施,逐步形成了保障甲醇汽车运行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已成为全球甲醇汽车运营周期长、覆盖区域广、规模车辆大的地区。数据显示,目前贵州省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广甲醇汽车16400辆,总运行里程超过65亿公里,最大单车运行里程超过95万公里,全省投入运营甲醇燃料加注站超过50座,年消耗甲醇约25万吨,替代汽油约15万吨。

然而,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相比,这一推广速度明显偏缓。更耐人寻味的是,目前已有甲醇汽车投放市场的车企并不多,只有吉利、中国重汽、陕汽集团等企业。一些车企虽然对外宣称开发了使用甲醇燃料的乘用车,但至今并没有投放市场。当前甲醇汽车推广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多方协同破解难题

甲醇的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不单是有了甲醇汽车就行了,还需要加注站、甲醇供应和输运等多方面协同。加注站又关系到安全、消防、燃料加注便利等问题,没有政府层面的支持和协调,很难深入推广。“当前国家对于制约甲醇汽车发展进程的规章制度要加速松绑,因部门间协调问题而导致的诸多掣肘因素更需破解。”何光远建议,国家能源和工业管理部门要联合,通过对甲醇燃料定义、生产制造供应、消费应用监督管理、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明确分工定位,将甲醇作为新兴能源纳入国家能源体系规范管理。

一些试点城市表示,目前国内甲醇燃料汽车的推广和应用都是以市场化形式展开,较少依赖政府财政的支持,这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大为不同,因而也很少被消费者关注。这些城市呼吁,国家应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体系管理,享受诸如牌照、行驶以及税费方面的优惠待遇。

“当前,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推广工作不够快,主要因为大家对甲醇燃料抱有疑虑,政策支持不足,特别是对甲醇燃料性质的认识不够科学、客观。”李书福表示,其实甲醇汽车和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纯电动车并不冲突,特别是商用车完全有可能成为甲醇汽车的一个突破口。因为过去的商用车比较零散,现在都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物流公司做城际快运等,车有相对固定的线路和里程,可以解决甲醇燃料加注和输送的问题。

针对当前国家在车用燃料甲醇方面标准过少,不利于甲醇汽车推广的难题,不少专家呼吁,应加快完善甲醇汽车的相关标准体系。例如,尽快制定M100甲醇燃料、空气中甲醇含量的监测方法等国家标准。此外,还要避免出现国家与地方标准的不统一问题。(记者 杨忠阳)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