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六十位农学专家带学生“接地气”

2021-09-16 10:21  

原标题:安徽农业大学:六十位农学专家带学生“接地气”

今年暑假,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李桂亭带着“三下乡”团队刚到村里,就被团团围住。该校159支团队、1600名师生,前往全国10个省份27个市149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了补好生产实践这门课,该校从全校遴选60多位专业技术精湛、热心服务“三农”的专家,带领学生走进乡村开展技术指导。

“这么多师生下去,光场面好看可不行,敲锣打鼓一阵风没效果,关键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爱上农业,希望每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批学生把心安放在乡村。”该校党委副书记裴树东说。

到当地的第二天,一大早李桂亭就带着学生们下了田。一个种粮大户早早在地头等候:“李老师,昨天晚上就想找你,快帮我看看这块地出了啥问题,玉米长得不行啊。”李桂亭走进地里,扒着玉米秆左看右看,拽下一片叶子问学生杨浩宇,“你们看看这是咋回事”。

叶片上联排的孔,一看就知道是虫害,但是什么虫子,怎么防治,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没有答案。李桂亭在旁边看着笑而不答,看到学生束手无策,就接过话说:“这是玉米螟引起的玉米叶片典型症状,玉米螟又叫钻心虫,叶子幼嫩时遭受虫害,长大后呈现出整齐联排的孔洞,防治这种虫害需要对症用药。”

接下来几天的实践中,当地很多种植大户、村民都带着自家作物病害样品向实践团咨询,李桂亭带着学生们仔细观察病状,询问发病时间和具体情况,找准病因后,告诉村民采用种子消毒、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还有几个农户从邻县跑过来现场请教。

看到老百姓焦虑地来、开心地走,看到农户和李桂亭之间这种“朋友式”的关系,杨浩宇和同学们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次实践让我们感觉到农民对科技的渴望,今后干农业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7月正是草莓育苗的时期,农户魏圣霞家的草莓在栽培和育苗过程遇到了病虫害问题,园艺学院“三下乡”实践团的一位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可是讲了半天,农户听得满头雾水。指导老师徐文娟看着不对劲,就跟农户说,“肥料要腐熟,土壤要进行消毒,补充有益微生物。”三两句话,农户就听明白了,连声道谢。

“病情判断没错,但病因差异很大,你得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这就得常常到田间来观察。跟农民交流也得用农民的语言,课本上的话农户哪能听得懂。”徐文娟解释道。

今年暑假,工学院研究生“三下乡”团队还特意带着自主研制的电控玉米气力式免耕高速播种机,来到该校皖北试验站,想要在广阔的田间“一试身手”。

“辛苦了几个月研制的铁疙瘩,终于有机会在大田里试试,平时的试验都是小打小闹,这次才是‘真枪实弹’地干。”团队负责人、研究生周国安和团队成员没想到的是,播种机刚进到地里就出了问题,排查了好久,才发现是因为长距离运输导致零件损坏。

正准备修理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周国安第一个冒着雨钻到机器底下,躺在泥地里更换零件,手磨破皮了,就换个人上,没有一个人叫苦、退缩。

“我觉得搞科研、干农业得有一股子劲头,这是我们团队很长时间的研究成果,我相信我们团队的能力。”很快机器修好了,天也放晴了,周国安和团队顺利完成了200亩玉米播种工作。周国安表示,准备毕业后继续从事农机装备的深度研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一分力量。

不仅要让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接受检验,也要让农业大学的学生在农村“摸爬滚打”。本次暑期实践,学校给各支团队定了一条规矩,不住酒店住农户,吃农家饭,与农民同劳动,让同学们真正走入田间、触摸农业、感悟农情。

在该校党委书记江春看来,在田间地头受磨砺是农业大学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始终坚守“农”字这个特色,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把农村当作育人的广阔舞台,把学生从教室送入田间,引导学生在农业一线上好学农爱农“思政课”,在田间地头上好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课”。

党史宣讲、农情调查、技术服务、教学实践……安徽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始终贯穿一条“农”字主线。“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增强了做‘一懂两爱’农业人才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这同样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江春说。

通讯员 曹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