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等地引入互助养老新形态——“时间银行”:储蓄时间 兑换服务

2021-11-04 08:58  

打开“时间银行”,选择“家务料理”,点击“下单”,预约上门时间……家住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的陈秀英熟练地用手机呼叫志愿者上门服务。因腿脚不便、子女不在身边,81岁的陈秀英在生活上时常面临各种小问题。自从有了“时间银行”,陈秀英已成功下单30多次。2019年底,南京市在247个社区试点运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并按规则储存服务时间,供其年老需要时提取时间、兑换服务。

如今,除了南京,已有上海、杭州等更多城市引入“时间银行”这一社区养老概念,“互助型养老”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欢迎。

  互助养老新体验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空巢老人突破1亿。独居老人、农村留守老人不同程度地存在无人陪护、就医困难、缺乏慰藉等问题。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时间银行’已成为社区养老互助模式的重要补充。”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研究发现,目前全球30多个国家相继建立了上千个名为“时间银行”的组织机构,我国至少有200家机构从事相关实践,一半左右由政府主导,还有社会组织和企业主导等形态,服务对象主要为空巢独居高龄老人和残疾人,也正在探索覆盖全体有需要的社区居民。

“时间银行”到底怎么运作?记者进行了体验。经过注册、审核和线上考试,记者成为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一名志愿者。记者看到,在该平台,志愿者和高龄老人可根据实际双向下单。其中,志愿者可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学用智能手机等六大类共20余个服务项目,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者观察发现,上门送餐、帮助买菜、精神慰藉是老人们下单最多的服务项目。“老人很热情”“服务很顺利”“双方态度很好”……进入“任务详情”,高龄老人的累计服务次数和历史评价一目了然。此外,“时间银行”还为老人提供生命体征监测、协助床上移动、协助进食、压疮预防等17个专业服务项目。

“‘时间银行’重点帮扶对象是南京市8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老人、60周岁到79周岁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独居老人、农村留守老人。”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史秀莲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市已建设“时间银行”服务点1327个,招募5.09万名志愿者,直接服务5.11万名老人,储存服务总时长为124416个小时,兑换服务时长为121623个小时。

  供需失衡为哪般

“当前,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陈功指出,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面向居家社区照护的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成为制约老年人享受高质量养老服务的主要痛点。

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养老行业被贴上了“社会地位低”“升职加薪难”“技能提升不明确”“工作环境恶劣”等标签。有着12年养老服务从业经历的史秀莲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国内高校养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数低、流失率高,养老行业存在较大人才缺口,进入一线参与服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互助养老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开始加入养老服务的队伍。“不少‘90后’‘00后’通过志愿服务,增进了对养老行业的了解,改变了传统认知,有的甚至跨行进入养老领域。”史秀莲告诉记者,在南京“时间银行”平台上,18岁到39岁志愿者占比高达56%,40岁到59岁志愿者占比约为33%,60岁及以上志愿者占比11%。20岁的曾川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老年与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2019年,他注册成为南京市鼓楼区“时间银行”的一名志愿者,至今已累计服务30多个小时。

“通过组织低龄老年人、年轻人等参与养老服务,扩大了供给人群,丰富了供给内容。”陈功表示,“时间银行”通过数字化方式精准匹配老年人需求,引导志愿者就近就便服务,建立高效养老服务供给平台,打通了居家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短期看,“时间银行”解决的是买菜送饭、唠唠家常等小问题,但背后的长远意义更值得关注。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岁到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这些“活力老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等优势。

陈功认为,从积极老龄化的角度看,“时间银行”鼓励低龄老年人改变过去单向受助者的角色,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把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是打造老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抓手。

  通存通兑有多远

与传统银行相似,“时间银行”同样面临着“币种”“汇率”“兑付”等困境。在A地服务存储的时间,到了B地是否通用?兑换是否打折扣?外地工作的子女如何为远在家乡的父母兑换服务?随着互助养老的推进,公众关切的问题复杂且具体。记者调查发现,在各地“时间银行”的推进中,相关从业者已注意到这一问题。

对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记录、监督“时间银行”运作,实现南京市内的时间货币通存通兑是南京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亮点。史秀莲说:“我们秉持‘时间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因服务项目有差异而人为设置权重,也不因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而区分贵贱。”据介绍,参照南京“时间银行”运营模式,无锡、溧阳、柳州、洛阳等多地均已展开部署。“由于模式和标准相似,各地之间初步具备实现跨区域‘兑付’的基础,但由于目前缺少‘时间银行银监会’这一监督机构,跨地区通存通兑仍有实际困难。”史秀莲说。

中银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羊强振告诉记者,由于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大众对“时间银行”的接受度不高,有不少人持观望态度,加上各地在政策体系、志愿者比例、需求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客观上造成了落地难、落地慢的现象。“在具体合作中,我们在时间的记录储存规则上,秉持大方向一致的原则,力争为实现通存通兑扫清障碍,解决‘时间银行’碎片化的问题。”羊强振说。

“助老实践管理规范不统一、对于价值的计量标准不同,导致各地区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时间银行’助老发展模式。”陈功指出,“时间银行”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信用工具,但由于顶层设计缺位,特别是缺乏统一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与评价体系,使得“时间银行”发展后劲不足,参与成员始终局限在小范围内,难以形成高效统一的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毋庸置疑,实现跨区域、无障碍兑付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成员参与为老服务的热情。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全国性“时间银行”能够为广大空巢老人建立新的服务渠道,也为数量庞大、异地打拼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远程尽孝心”的选择。

养老是全社会的事。陈功进一步指出,“时间银行”不只是互助养老的形式,还是志愿与公益资源分配的平台和手段,这对于打造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康琼艳)

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