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面对面丨让技能人才拥有更多获得感、自豪感 ——专访人社部副部长汤涛

2021-11-04 09:17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题:让技能人才拥有更多获得感、自豪感——专访人社部副部长汤涛

新华社记者姜琳

  2021年10月28日,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南京举行,参赛选手在比赛使用电锯剥鸡蛋壳。新华社发(刘浏 摄)

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近日,一系列技能竞赛陆续举办,各行“高手”轮番登台竞技。

如何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十四五”期间怎样提升技能人才的获得感、自豪感,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技能?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

  问题一:一系列技能大赛、特别是首次举办的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举办这样的大赛有何意义?

汤涛: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人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具体实际行动,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

  2021年9月26日,选手在乌鲁木齐举办的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比拼电子商务师项目。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一是助力乡村振兴。大赛11个比赛项目均与农村实用技能密切相关,参赛选手全部来自农村。由此将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推动人才培养。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开展省级选拔赛,6000余名选手参加选拔。通过各地培训和选拔,可直接在广大乡村培养选拔一批优秀技能人才,并以此带动更多人学习技能。

三是助力新疆发展。这次大赛是首次在新疆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将推动构建边疆地区技能人才发展高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大赛将激发广大劳动者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鼓励更多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到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2021年10月14日,选手在成都参加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的焊工工种比赛。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问题二: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

汤涛: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当前,在全国7.5亿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达到5800万人。近年来技能人才占比不断提高,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

首先是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高技能人才达2倍以上。其次是结构不优,高技能人才占比不高。再次是待遇不高,职业吸引力不强。最后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十四五”时期,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这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质量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可能更加尖锐。

  2021年11月2日,浙江省湖州市龙泉街道举办2021年度微型消防站技能比赛,工作人员正在比赛“接力灭火”。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问题三:当前不少制造业企业面临用工短缺,特别是持续性地缺熟练工、技术工。您觉得年轻人为什么不愿进工厂、当技工?

汤涛:当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当技工的现象。从主观因素看,主要是人们对技能类职业存在“刻板印象”,认为是“苦、脏、累”的代名词。从客观因素看,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还不够。其实,近年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新职业和新业态不断催生,新技能岗位专业含金量越来越高,职业荣誉感越来越强,工作环境也明显改善。技能成才、技能增收都得到了更多认同。

  问题四:“技能中国行动”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汤涛:“技能中国行动”是“十四五”时期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人社部立足当前现状,结合技能人才特点、发展趋势、工作实际等进行综合分析测算,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规划目标。下一步将多措并举,引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2021年10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的老师(前排右三)给养老护理员及党员志愿者开展养老护理专业技能培训。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研究制定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构建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

实施“四大行动”。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推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均衡发展。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发挥行业、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实施“技能激励行动”,持续开展高技能人才表彰活动,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实施“技能合作行动”,全力办好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加强技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强化工作协同保障。一方面,我们将加强部省联动,鼓励各地打造技能省市,联合多方共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推动各地加大技能人才工作投入,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2021年10月14日,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岁的学生唐雪梅(中)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智能制造相关课程。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问题五:“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如何让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

汤涛:工资待遇事关个人获得感和职业吸引力。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八级工”受到社会普遍尊重,与其可观的收入密不可分。近年来多种因素导致技能劳动者待遇偏低,既不利于招揽人才,也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将多措并举,努力推动技能人才收入达到中等收入群体水平。

一是扩大激励保障。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奖励体系,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提高表彰奖励标准,拓宽奖励覆盖面。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提高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表彰和荣誉评选中的名额比例。

二是强化企业作用。推动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合理评价技能要素贡献,加大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改革力度,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三是提高社会认可。广泛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提升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关注。

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